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我要分享
华强北,这片承载了 40 多年奋斗记忆的土地,自诞生之日起便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磁场,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前来闯荡。作为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它以独特的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从最初的电子元器件交易市场,到如今引领科技创新潮流,华强北见证了无数人从一无所有到事业有成,即便这些企业家后来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心中却始终魂牵梦绕着这片给予他们起点与力量的热土,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无法替代的华强北。
由我会理事、潮籍导演吴佳,首部编剧导演作品《小鸽子的家》正在热映。《小鸽子的家》这部电影,藏着每一个创业者都懂的 “精神密码”。这部在潮汕地区取景的潮语电影充斥着满满的潮汕创业精神,是每一个创业者的缩影。
电影里那个做茶具创业的父亲,没有宏大的口号,只有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和一份近乎固执的坚持:釉色不对就重来,形状不完美就砸掉,反复烧制到 “心里觉得对了” 才肯停。这部电影就像一捧温火,慢烘着每个观众心里的回忆 —— 不是因为煽情,是因为太真实。
这股精神,何尝不是华强北创业者刻进骨子里的精神?
你们还记得第一个柜台的样子吗?那可能只有一米宽,堆满了零件、线材和没说出口的希望。你蹲在地上贴膜、测机、写代码,背靠背就是另一个和你一样揣着热血的人 —— 华强北从不问你的出身,哪怕你只带了几百块钱,只要肯扎根,这里就给你机会。
我们都像电影里那只“小鸽子”:从最朴素的开始,在档口的灯光下起飞,在一次次找零件、改方案、熬深夜里慢慢学会飞翔。我们没喊过什么口号,只记住了 “东西做好,人就会来”—— 为一个接口反复测试,为一颗芯片找遍整个市场,为代码的一个 bug 熬到凌晨,这份死磕的劲,和电影里的父亲一模一样。
华强北教会我们的,也从来不止是做生意。它是我们的 “第一课”:是凌晨还亮着的灯,是隔壁柜友递过来的一颗螺丝刀,是摔倒时有人扶一把的情义。后来你去了其他城市,开了分公司,搬进了宽敞的写字楼,可梦里总绕回这条街 —— 不是怀念穷日子,是怀念那份 “什么都没有,却什么都敢拼” 的初心。
就像《小鸽子的家》它不煽情,却让你眼眶发红;不说教,却让你想起初心。它没讲 “成功”,只讲 “坚持”;没讲 “梦想”,只讲 “认真”。每个创业者坐在影院里,都能从父亲擦茶具的动作里,看见自己当年擦样品的样子;从孩子的眼神里,想起自家孩子在档口角落写作业的模样。
这部电影,是拍给我们华强北创业者的。
它带我们回到 “蛋壳最初裂开的地方”,见曾经的自己,见并肩的战友,见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真心。它让我们想起:我们都是从 “鸽子蛋” 里孵出的梦想,飞过高楼大厦,却永远记得 —— 最初支撑我们起飞的,是 “把东西做好” 的踏实,是 “不放弃” 的韧劲,是 “家永远在这里” 的牵挂。
电影《小鸽子的家》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是我们来时路的缩影。
带上团队、家人、曾经的战友,一起去看看:
看看电影里的 “固执”,是不是你当年的模样;
看看电影里的 “家”,是不是你心里的华强北。
欢迎回家,华强北人。
那些从华强北走出去的企业家啊,不管你如今站在多高的领奖台,不管你的公司版图延伸到了多少座城市,你总会在某个深夜,想起华强北街头熟悉的烟火气 —— 想起清晨档口卷帘门拉起的声响,想起隔壁大哥递来的那杯热豆浆,想起你蹲在地上改方案时,头顶那盏为你亮到深夜的灯。这里的每一块地砖,都刻着你的汗水;每一个柜台,都藏着你的青春。华强北从不是一座冰冷的市场,它是你摔过跤也爬起来的地方,是你一无所有却敢做梦的地方,是你走得再远,一回头就觉得温暖的家。
回来吧,回华强北看看。不用带什么荣光,不用讲什么成就,就像当年那个揣着热血的年轻人一样,走一走熟悉的街道,摸一摸曾经的柜台,再去影院看一场《小鸽子的家》。因为这里永远等你,等你回家 —— 等你把心里的牵挂,变成脚下的重逢;等你把远方的闯荡,说给 “家人” 听。这里,永远是你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你永远的家。
电影里的窑炉还在烧,
我们心里的那团火,也从没灭过 ——
《小鸽子的家》带你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见人,见事,见真心。
致敬所有从华强北走出去、却永远记得初心的创业者!
邮箱:SZchaoshang@163.com 粤ICP备20019142号-1
Copyright(C) 2025 changshang web 深圳市潮汕商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