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顶部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商会新闻

黄河到中海地产作“畅想艺术人生”演讲

新闻来源:深圳潮商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9日   我要分享


黄河到中海地产作“畅想艺术人生”演讲
2010-03-26


    最近,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潮籍企业家联谊会、中海地产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艺术品鉴沙龙”在中海大山地高级会所举行。本会副秘书长、书法家、杂文家、策划家黄河先生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作了“畅想艺术人生”精彩演讲。
    黄河先生向来宾分享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并从金钱律、心态定律、身体定律、做事定律作了精辟论述,演讲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引发大家对人生的思考,也给人们许多的启发。
    演讲结束后,黄河老师除了展示自己几十副精品书画作品外,还当场即兴泼墨,令来宾大开眼界,不少来并还得到了黄河先生的墨宝。
 
资料连接:
黄河是谁
                                              ——评黄河杂文
 
                                                                                                                         韦枫
   自2006年9月起,揭阳日报第三版《百姓话题》栏目陆续连载了署名黄河的杂文。由于文章贴近百姓心声,一时成为读者热议话题。
   许多人问我:“黄河是谁?”这也难怪,叫这名字的人太多了。2004年,当中国流行歌坛突然冒出一个刀郎,唱响大江南北之时,深圳文坛也突然冒出这个并非来自“作协”的黄河来,一口气出版了《酸涩集》、《乌龟上岗》两本杂文集,在南中国着实火了一把,那时又有几个人能说出“刀郎”、“黄河”是谁?直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黄河,我们的揭阳老乡,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在结束“十年动乱”的学生时代后参军、入党、提干。后转业到了深圳特区,从机关到企业,再后来顺着改革大潮下海“捞鱼”、“捕虾”,创办艺术公司,亦商亦文亦艺。其事囊括“工农商学兵”的人生经历,神奇地浓缩了从落后的黄土文化过渡到先进的海洋文明的中华历史轨迹。我不由得叹服他那没喝墨汁的父辈信口把祖国母亲河的大名冠给自己的孩子,并交由伟大变革的时代赋予他近乎“凤凰涅”般的历练和升华。
   黄河人生所承载的巨大信息量和多元文化因子,澎湃于胸,必然溢之为文,一发而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由于流于不得不流,又宥于他不如专业作家那样“专业”。所以,黄河的杂文和刀郎的歌一样同属“原生态”系列,其最大的特点是长处和缺陷并存,天然地形成真实、赤诚的平民风格。
   黄河的杂文取材广泛,得益于阅历丰富和双眼独具,每每信手拈来皆成妙文,其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其一,对远去岁月的怀旧伴随着对传统道德的反刍。那些来源于农村故土和军旅生涯的素材充盈着混杂牛粪味的泥土气息,包含着酸甜苦辣的泪水和笑声。字里行间夹杂了儿时在潮汕农村“闲间”所听到的似懂非懂的劝世格言、以及在绿色军营中接受强化教育的红色口号,用虔诚的心语颂扬久违了的朴实的“真、善、美”,以期唤醒终日为名利权欲而行色匆匆的现代诸君的良知,也寄语已经吃惯“麦当劳”“肯德基”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毋忘祖训、传承美德。情愫虽稍近乎原始崇拜,却敦厚如黄河谣一样醇美。
   其二,对时事新闻、人生百态极尽透视剖析,事事有根由,针砭时弊,句句含哲理。嬉笑怒骂,投枪匕首,读来痛快,听来刺耳,但绝对根正苗红,为国为民,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其语言艺术活脱脱深圳特色,溶国语、粤语、潮语于一体,浑然天成。有军人之正言厉色、商人之沉潜机智、市民之狡黠幽默。文雅时如林语堂、梁实秋,浅俗时胜赵本山小品、无厘头电影。这类文章读来令人喷饭,然而捧腹之余,稍有人性者多能大彻大悟。
   其三,假古典故事寓现代情节,借动物世界套人类活动。这些并非《聊斋》胜似《聊斋》的文章,看似天马行空,荒诞滑稽,实则批官场怪状、讽行业歪风。惟恐有人对号入座来个“侵犯隐私权”什么的官司;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作者于是干脆便“本故事纯属虚构”,聊作自我保护。或有人将此视为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习作,那实在看走眼了,这种四两拨千斤寓教育于谈笑,老少妇孺皆宜的风格,正是黄河杂文魅力之所在。
   黄河,真的文如其名。九曲黄河,狂放不桀坦坦荡荡,无私地滋润着千年古国的大地和人民。
   最近,黄河的另一杂文集即将出版,我们期待着并祝贺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黄河艺术访谈
 
地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
节目主持:王思元
      主持人: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与艺术家面对面”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黄河艺术工作室的黄河老师座客直播间。
黄河老师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幽默,朋友最喜欢同他聊天,说同黄河老师聊天都有很多感悟,都能聊到好处、聊到东西、聊到开心。从黄河老师的一张名片就能看出一二。黄河老师的名片可以说别具匠心,初看像一张产品说明书,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灰谐幽默的人生哲理,让人爱不释手。今天我们就把黄河老师请到直播间,与大家进行交流。黄河老师,欢迎您。
    黄河:谢谢!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客,谈谈本人在艺术和策划上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主持人:很多人可能会问今天黄河老师会谈什么呢?是谈艺术还是人生还是经营呢?其实你只要好好听下去,就会知道这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是很多经营得很成功的人士还会经常向黄河老师讨教。那么,我们还是从黄河老师的艺术谈起吧。在黄河老师的工作室,我看到了有一篇报道,它的标题是“善书不择笔,能察无须镜”。那是详细介绍你的艺术生涯的吧!
    黄河:是的,是在2003年我的书法丛书出版后,深圳晚报的记者专门对我进行采访,写了这篇文章。应该说,那时我出版了这套丛书,在某种程度上是革了中国书法书写工具的命。
主持人:我早就听朋友说了你能用一百多种工具进行书法创作,初听起来有点质疑,后来我到了你的工作室,欣赏了你的作品,的确是百闻不如一见,真让人不可思议。
黄河: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书法工具的改革,首先必须把毛笔字写好,也就是说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进行改革,假如连毛笔字都写不好,就谈不上改革。众所周知,几千年以来,中国书法的书写工具就是毛笔,最多加上鸡毛笔,非常极限。而我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可以用上百种甚至更多的工具进行书法创作。包括牙签,树枝、地瓜、玉米棒、茄子蒂等等。用著名书法大师田原老师的话是:“黄河有异想天开,敢于吃螃蟹的精神,世上万物都拿来试,结果都试出了名堂”。艺术丛书出版后,的确在书法界和媒大的关注。深圳电视台、深圳
晚报等专门进行采访和报道。
    主持人:听说在特区人物志刊登你的事迹时,因对你有“大陆李敖”之称,编稿时有关人员发生争议,是吗?
    黄河:有关人员写我的稿时,称我为“大陆李敖”。审稿时,有的人提出异议。因为这个人物志应该说是相对权威的,他们对这样的称呼是比较慎重的。后来,采访我的记者提出先不要定,大家看一看黄河的杂文和外界的评论再说。后来,他们看过我的东西后,也就认可了这个称呼了。其实对这个称呼我也提出最好不用,因为我不论从哪方面都无法同李敖这种大师级的人相持并
论,简直是天壤之别。
    主持人:我知道,各种媒体对你的报道是非常多的。其中大型人物专刊《今日华人》写了一篇题为:“奔腾的生命之河。”在这里面介绍了你的为人处事和性格特征,是吧?
    黄河:类似这种样的报道是比较多,在这些文章和报
道中,大多是表扬稿,很多我觉得言过其辞。不说别的,就拿杂文来说,很多人都称我为杂文家,事实上,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杂文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名好的、真正的杂文家必须具备:战士之贞,赤子之心,诗人之情,斗士之胆,论家之识,独到之才,律师之见,点化之功,杂家之博。显然,我离此十万八千里。
    主持人:黄河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但只是把苦难当成苦难,那将是苦难的一生,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在苦难中挖掘出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来。这话是非常精辟的。
    黄河:我一直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我是穿着一条三角裤在社会晃荡的。小时家里穷,只能给一条“三角裤”。正是因为只有一条三角裤,激发了我要翻身、要解放、要走出去的信心和愿望,于是,我高中毕业后走上了从
军之路。
    主持人:黄老师有一段话:我是农民的儿子,从苦难中走来,没有靠山,也没有后台。但我有一颗自认聪明的脑袋和一双神奇的手。如今,黄河不仅是书法家、杂文家,也是策划家。的确,没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是做不到的,也正是黄老师在多个领域的成就,才有这么大的成绩和影响力,且在朋友中有这么好的口碑和威信。
    黄河:从踏上社会以后,我觉得是应该努力再努力。因为你穷,你总不能老穿着条三角裤一直在社会上晃荡,应该让自己穿上西装和皮鞋,打上领带。这就迫使我去努力,去追求,去创造。的确付出了很多,当然,也收获不少,也终于穿上了西装,虽说不是名牌,但毕竟穿上了。
    主持人:其实黄老师是一个希望能使自己是一个有所价值的人,他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黄河老师不仅是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同时在经营、策划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很多企业家也经常到黄老师那里讨教。至于黄老师在策划、经营方面的体会,我们明天再请他来谈。
    主持人:黄河老师你好。昨天我们一起谈了你的艺术生涯。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朋友,特别是有很多企业家的朋友。据我了解,你在企业的营销策划上还是有很高的建树的。
    黄河:谈不上很高建树,只是做了十多年的广告、策划工作,有些体会吧。以前:我经营了一家广告公司,现在改为艺术工作室。主要从事:广告、营销、策划、CI设计、平面设计等。先后为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康佳集团、民俗村等大型企业作过策划和设计。就本人来说最大的爱好还是艺术,但为什么搞经营呢,那是为了生存。因为艺术需要经济来支撑,毕竟艺术家也要吃人间烟火。正是本人喜欢艺术,大多的经营活动也是与艺术有关的。倒如:深圳市中医院的中医文化走廊、麒麟山疗养院的文化工程、民俗文化村的大庙会、泼水节等。特别是中医院的中医文化工程,别具中医特色,从设计到制作、从内容和形式,都围绕传统、中医、文化和艺术来进行。让人们置身于浓浓的中医文化氛围中。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市卫生系统、院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主持人:据了解,你在商标设计在深圳应算是大户,谈一谈这方面的好吗?
    黄河:商标设计的确是自己比较喜欢也自认比较得意的。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小小一个标志却体现着作者的想象、美学、文采和创意,要不一个成功的商标会有那么高的价值。我为企业命名和设计过的标志、商标已有几百个。如:一壶天茶艺馆,应该说,从起名、商标设计、环境设计到经营策略,都是比较成功的。我是潮州人,喜欢功夫茶,因而对茶艺情有独钟。经我命名、设计的茶艺行业就有:一壶天、紫茗轩、茗中名、八骏、原生态、好茗堂、善待、福茗等。
    主持人:黄老师,我在你的工作室看到有一册大型的“潮人”邮票专集,里面只有二十八人,大多是重量级人物,如李嘉诚、庄世平等,同时还有一些大企业的老板,据说入选这邮集条件很高,除了身份之外,企业老板还要交纳入编费8万元,而你是不交钱的,谈一谈吧。
    黄河:当时编辑找了我,我认为不合适,但他们说主要考虑到入选的面不仅要有从政从商,还要有从文的,鉴于我在艺术上的成就,他们把我编进去了,我也只好不自量力了。
    主持人:黄河老师已经出了不少书,有书法的、杂文的、艺术签名的。你的杂文《酸涩集》我粗略看了一部分觉得非常有意思,不论从立意、观察、分析到语言都让人耳目一新,读之受益非浅。请你给我们谈一谈杂文吧!
    黄河:92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杂文集《酸涩集》,刚开始是觉得闹着玩,没想到读者反应这么强烈,的确超出我的意料。仅在深圳五洲宾馆,就卖出500多本。接着,又有揭阳市请我去签名售书,《南方经济时报》、《揭阳日报》、《深圳文化》报等,专门为我开辟专栏,为我的杂文撰写评论,真的没想到。之后,我又出版了第二本杂文集《乌龟上岗》,近期拟出版第三本。一名话,只要读者喜欢,我就愿意写。有的人问我写那么些生骨带刺的杂文你怕不怕,我说没什么好怕,因为我现在只剩下一条裤头了,再把我的裤头扒了,伤了风化那不是我的问题了。
    主持人:听说你的杂文让很多人带进了学校,让学生从你的杂文中学会了立意、观察、分析以及写作技巧。
    黄河:没错。有一个学校校长拿到我的书后,向本校的老师推荐这本《酸涩集》,其中有些文章老师专门抽出来作为范文,向学生进行讲解。
    主持人:这么好的书,是应该让多数人受益。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多多关注黄老师的杂文,也关注黄老师和他的艺术。今天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收听,也谢谢黄河老师,再见!

不感兴趣:0 爱看:0 +1

邮箱:SZchaoshang@163.com 粤ICP备20019142号-1

Copyright(C) 2025 changshang web 深圳市潮汕商会 版权所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