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4日 我要分享
集体合影
2018年8月24日,终于迎来了首部潮汕方言电影《爸,我一定行的》的首映。深圳市潮汕商会组织250位会员及家属在海岸影城观看电影,为弘扬潮汕传统文化、潮人艰苦奋斗、拼搏精神,为充满活跃趣味的潮汕点赞。在此,特别感谢常务副会长、海岸集团董事长李奕标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晚上七时,大家充满期待地走进影院,很多会员都带着家人一起来观看,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今晚的影院几乎都是讲着浓浓潮汕话的潮汕人,亲切与自豪。电影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现场笑声不断、好评如潮!
主创团队来到现场
《爸,我一定行的》导演蓝鸿春,主演郑润奇,郑鹏生等主创团队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传递电影的父爱精神及拍摄过程中的苦乐。
黄育宏驻会会长讲话
黄育宏驻会会长说,看到电影名,就想起了当年自己去当兵对父亲说了句“去到部队,我一定行的”,内心情感复杂浓烈。他表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本向大家展示潮汕文化的书,通过荧幕式的翻页,通过潮汕方言在向大家讲述潮汕地区,也补上了潮汕方言电影的空白史。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潮汕的传统民俗,大到拜月娘和英歌舞,小到烧银纸和火灰,都十分熟悉亲切,拜神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仪式,更是潮汕人民的精神寄托,渗透到了每个潮汕人的生活中。同时,在电影里看到了含蓄的父爱如山,看到了努力奋斗的潮汕青年,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潮汕方言电影走上院线,并祝愿电影票房大卖!
黄育宏驻会会长、黄梓琪秘书长与主创团队一同切蛋糕,祝电影票房大卖
黄育宏驻会会长、黄梓琪秘书长代表商会为电影主创团队送上鲜花表示祝贺
首映上,黄育宏驻会会长、黄梓琪秘书长代表商会为电影主创团队送上一份蛋糕和鲜花表示祝贺,祝愿票房节节高!
观影过程
影片讲述汕头潮阳农村一个单亲家庭90后小青年(男主369)成长的故事及父亲(龙伯)在其成长过程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一对传统潮汕父子从冲突对立到互相支持和解。
“厚厚”的父爱并不能让青年人理解。生活在农村的父亲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在为孩子默默付出,更多时候是过度的宽容。可能是单亲的原因,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在父亲眼里都是可以宽容的,理所当然的以为学校也能一样包容。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父母的心态,总觉得同学能原谅、老师能包容、学校能给机会,甚至社会都会给你机会。
电影的开始就切入了潮汕地区的小村庄,一排排整齐的“四马拖车”、“四点金”、传统民居,古朴房屋格局充满了年代感。想必每一个潮汕人都能在电影中寻找到童年的记忆,曾经也穿着校服踩脚踏车上学;曾经自己家门口也围着打麻将的村民;曾经自己也和父亲顶嘴……
电影的每一幕都是那么的熟悉,每一句话都在牵动着思念家乡的心,电影有笑点也有泪点,但最大的特色贯穿了潮汕方言,其中80%的对白都是潮汕话,仿佛演员们一口一句潮汕方言都能把观众带到了潮汕本地,潮州话是维系潮汕族群感情的纽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特别是那一句“胶己人”。
潮语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它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因为保留了大部分古语,潮语被认为古汉语化石。CCTV大国人文纪录片都称:“潮语是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
潮汕是一个文化体系相对独立的地域,《爸,我一定行的》把潮汕当地的乡土风情与故事线索紧紧相连,全片下来,乡土的味道一直在,但是不土。片中用潮汕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的善良品性作支撑展开叙事,一切都在潮汕的厝、潮汕的人、潮汕的月光里慢慢交融着,令人赏心悦目,看完电影好似经历了一场旅行。电影中构造的时空、人物和事件在现实世界中都是真实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观者来说,它缓解了潮汕人的乡愁,也向外地人展示了一个异地乡土。
电影精彩镜头
观影具体名单
驻会会长黄育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梓琪,副会长郑宇平、李咏洲、吴宏伟、王楚群、方美强、林春行、刘智贤、吴怡德、方端、杨文标、吴喜强,常务理事姚楚鸿、詹展林、卢木松、陈霞、魏伟光、蓝瑞君、林坚耿、李浩锐、陈永明、黄奕波、吴锦文、蔡建波、姚志、许泽平、张木如、张振流、林树坤、彭润辉、张华超,理事黄惠东、欧耿中、郭宏伟、陈雄勤、张申炎、陈伟诚、邱少腾、郑灶宏、黄映辉、杨瑞彬、吴俊雄、黄镇育、谢又绿、陈奕君、何瑛、张润添、潘琳琼、吴俊亮、吴小夏、马永忠、吴乐佳、颜凯泉、黄靖淋、林耿彬、吴垦、郭苏雄、吴景荣、李建升、李少楚、黄贤耀、谢嘉玲、李伟彬、陈武坤、廖浩生、蔡侥华、蔡素霞,会员陈晓阳、林英波、冯俊秋、刘炎城、彭锋威、谢凯秋、马汶杰、谢仰凯、郑鹏、方源、赖少槟、陈焕明、陈卓勇、蔡赛桃、吴生进、黄莉敏,副监事长黄耀光、监事陈妙财、常务副秘书长吴键、常务副秘书长陈媛、副秘书长何旭纯以及秘书处同仁和会员家属。
邮箱:SZchaoshang@163.com 粤ICP备20019142号-1
Copyright(C) 2025 changshang web 深圳市潮汕商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