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我要分享
据深圳商报综合报道,近期,随着全国“两会”的盛大召开,代表、委员们分别就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透过各种渠道发出声音,为两会献言献策。
就在刚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我会名誉会长、香港中洲集团董事长、深圳中洲集团董事长黄光苗出席会议,并就民生核心问题之社会保险,如何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保险实现“五险合一”提出相关建议。
建议中,黄光苗委员提出:社会保险手段要新,社保“五险合一”应解百姓后顾之忧。“五险合一”对百姓有什么好处呢?黄光苗说,这有利于简化社保经办流程,堵塞多头系统数据不共享漏洞,沈阳市已经试点,包括五种保险费统一征缴,老百姓的社会保险“一人一号,人手一卡”,既可以避免参保人员多头参保,又能彻底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不畅,接续不及时的问题。他认为这个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具体做法需要建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要整合同一统筹范围内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各项保险要统一纳入综合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登记、申报、档案管理、缴费、基金收支管理等。从而统一个人基本信息、单位基本信息、缴费记录、基金台账等数据结构,统一后台数据库,实现基础业务数据的“五险”共享。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金保工程”,为近期内实现市级社会保险信息统一管理提供了契机,在市级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各省各项保险数据的一致性。
依托《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建议可以先在企业各项保险费征缴环节上实现“五险合一”,统一征缴。在“五险合一”经办模式下,应实行统一缴费申报,一票结算,一张委托单托收的征收方式。缴费申报单应涵盖各个险种投保情况,全部缴费可以先划入“统一征收账户”,再按各项保险费应缴额确认并划分到账基金,适时转入各项保险的专户。
长远考虑,可逐步推行网上征缴,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手工业务量,降低现金流量,减少支票与现金的管理风险。
建议逐步实行各项保险经办业务统一集中化办公方式,推行窗口化服务和一站式服务,使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不再“东奔西走”便能办结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实现社会保险经办高效便捷,使社会服务保险经办工作能真正代表劳动保障部门窗口,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经办服务形象。
最后,建议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厅设立行政执法窗口,并通过行政授权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征缴环节直接加收欠费滞纳金,社会保险经办和行政执法实现有效衔接,变社会保险执法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管。
新闻链接:
财政“蛋糕”切分要向民生倾斜
(深圳商报报道)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代表、委员们透过各种渠道发出的声音,其焦点都集中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上,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外,更需要同等强大的社会建设作支撑。
日前,重庆市发改委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而深圳市委市政府去年也提出,社会建设要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新路,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那么在刚刚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又能给出一些什么样的“高招”?
社会投入思路要变
财政“蛋糕”分配可参考国外
来自深圳的全国政协委员钟晓渝认为,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各级政府长期将目光集中在经济发展、招商 (论坛 新闻)引资、卖地开发、争取大项目等上面,导致我们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社会建设,以致我们没有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他认为,财政投入不足是社会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尤其要改变财政投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三大方面的支出比例长期偏轻的状况。
一是教育投入比例要增。他说,1993年,我国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到2009年为3.59%,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的这一比例是4.7%至7.4%。
如果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都是中国的几倍以上,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二是医疗投入比例要增。现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开支占总的GDP4.7%左右,相比全世界的平均医疗开支占经济体的比重都是比较低的。比如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美国是16%、17%。未来十年间,从目前GDP的4.7%到7%、8%,甚至10%左右,医疗卫生占GDP的比例,从现在的基数翻个倍,应该是有很大空间的。
三是社会保障的投入要增。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一般占GDP的30%~50%,而我国2008年的这一比例仅为7.5%。我国香港2011年度2421亿元经常开支中,有56.4%用于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这3大范畴。相比香港,中国内地有很大差距,其他如保障性住房建设、养老设施、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等的投入也需要大大加大。
社会保险手段要新
“五险合一”解百姓后顾之忧
民生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保障,百姓有了“安全感”,才有“幸福感”。全国政协委员黄光苗认为,社会保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他提出了关于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保险“五险合一”的建议。
“五险合一”对百姓有什么好处呢?黄光苗说,这有利于简化社保经办流程,堵塞多头系统数据不共享漏洞,沈阳市已经试点,包括五种保险费统一征缴,老百姓的社会保险“一人一号,人手一卡”,既可以避免参保人员多头参保,又能彻底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不畅,接续不及时的问题。他认为这个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具体做法需要建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要整合同一统筹范围内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各项保险要统一纳入综合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登记、申报、档案管理、缴费、基金收支管理等。从而统一个人基本信息、单位基本信息、缴费记录、基金台账等数据结构,统一后台数据库,实现基础业务数据的“五险”共享。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金保工程”,为近期内实现市级社会保险信息统一管理提供了契机,在市级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各省各项保险数据的一致性。
依托《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建议可以先在企业各项保险费征缴环节上实现“五险合一”,统一征缴。在“五险合一”经办模式下,应实行统一缴费申报,一票结算,一张委托单托收的征收方式。缴费申报单应涵盖各个险种投保情况,全部缴费可以先划入“统一征收账户”,再按各项保险费应缴额确认并划分到账基金,适时转入各项保险的专户。
长远考虑,可逐步推行网上征缴,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手工业务量,降低现金流量,减少支票与现金的管理风险。
建议逐步实行各项保险经办业务统一集中化办公方式,推行窗口化服务和一站式服务,使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不再“东奔西走”便能办结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实现社会保险经办高效便捷,使社会服务保险经办工作能真正代表劳动保障部门窗口,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经办服务形象。
最后,建议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厅设立行政执法窗口,并通过行政授权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征缴环节直接加收欠费滞纳金,社会保险经办和行政执法实现有效衔接,变社会保险执法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管。
迎接老龄化浪潮
解决传统家庭养老重负
另外一个非常迫切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任启兴委员说,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浪潮,养老问题成了紧迫的民生问题。他说,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而且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一方面养老专业机构严重缺乏,目前全国只有3.8万多家,床位仅能容纳老年人口的1.6%;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例如一对“80后”夫妇面对的是要赡养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一旦出现一个“失能老人”将拖累一家人。农村养老问题则更为复杂。
而面对日益紧迫的养老问题,除了机构不足外,专业人员不足也是一大障碍,全国有20多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的仅仅2万多人;一些养老机构建在风景优美却偏远的地方,不适应老人们的需求,很多老人离开熟悉环境会感到孤独、绝望,死亡率会升高,这样的养老院更似活动中心,而非护理中心; 更为严重的是失智、失能老人养老机构极少,按照惯例,一般这样的老人约占老人总数的10%,我国失能老人已达940万人,部分失能老人1984万人。
任启兴委员建议,推动养老机构建立的同时,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培育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邮箱:SZchaoshang@163.com 粤ICP备20019142号-1
Copyright(C) 2025 changshang web 深圳市潮汕商会 版权所有